筋膜訓練的特色是:在動作中,專注在產生力量的時間點、次序,藉由良好的協調讓筋膜線上的肌肉協同蓄力、出力!

每一個訓練都有好處與相對應的困難點,對於低張人來說,筋膜訓練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呢?

🎯低張人的筋膜訓練困境

✔️負重較低:筋膜訓練看似負重較低,即能對身體產生很大的訓練效益是它的特色,但負重低也就代表對於低張人來說,會出現「選擇障礙」:不知道什麼時間點?用哪些肌肉?常常全部很放鬆、要不全部繃緊的完成動作。

✔️同時有更多關節一起活動:低張人的特色是,常常軟爛身體亂甩、動作控制能力差,最難的是分離動作(例如骨盆不動下做髖屈),即特定姿勢下單關節或單部位的動作,但筋膜訓練中常常強調的是整條筋膜線一起動,對低張人來說,就容易「畫虎不成反類犬」:動作看起來有像,但動作細節與品質不好,也增加受傷的風險。

🎯低張人在開始筋膜訓練之前:

✔️「弱勢肌肉先會出力」

提升穩定肌群力量與感受度:

我認為肌肉感受度對於低張人非常非常非常重要,因為他們的關節常常是不穩定,「關節的位移」並不是外觀可以看得出來,教育他們「應該要有什麼感覺?什麼感覺應該要先避免?」才能真正避免訓練中的傷害產生。

✔️「先會不動,才會好好動」

提升動作控制、分離動作能力:

因為低張人常常隨意亂動,因此學會「要哪個關節不動就能不動、要動哪個關節就能單純動哪個關節」對身體穩定度與體感的提升非常重要。

這也是傳統肌力動作的強項:做一個保持脊椎中立的深蹲硬舉、避免挺胸過多的肩推。

🎯低張人的筋膜訓練介入時間點:

✔️剛入門,選擇動作複雜度低、同時活動的部位少的筋膜動作:因為單一肌肉的感受度差,透過筋膜拉緊增加肌肉張力,更好訓練單一肌肉。

✔️後期/進階:當動作控制、單一肌肉出力都變得更好時,可以加入更多協調、快速、多部位的筋膜訓練,讓低張人最弱的能力可以升級。

🎯訓練方式的選擇:

✔️最需要的能力,一定做的最差:能力太差的動作,品質也不會太好,選擇當下表現中上的訓練方式先介入。越級打怪,身體壞掉。

✔️筋膜或協調訓練對於低張人非常需要,但不代表有能力在一開始執行,建立良好的基礎能避免訓練過程中的傷害與挫折。

✔️傳統肌力訓練動作,我認為對於多數張力低的人,通常更好理解、複雜度不高,較好先提升整體的能力,「先學走,才好跑」

✔️有一定肌力與動作控制基礎的人,更容易直接體驗筋膜訓練的美好。

#運動治療 #肌力訓練 #低張訓練 #低張運動 #物理治療 #物理治療

Previous
Previous

脊椎側彎X健身:肩推訓練矯正

Next
Next

肌肉張力低:成人運動訓練前導